2025-07-10
1. “空间寸土寸金,4G 信号还能稳吗?”
在工业物联网网关、可穿戴终端或智慧家居产品里,主板面积被元件层层瓜分,留给天线的只剩几平方厘米。如何在有限空间内保证 4G 全频段稳定覆盖,成了硬件工程师最头疼的难题。HX-PCB4G-755 贴片天线正是为此而生:只需 75 × 5 mm 的瘦长 PCB 区域,就能在 700–2700 MHz 范围内保持最高 5 dBi 峰值增益,把“散兵游勇”的信号汇聚成稳定通道。
2. 基本参数一览:性能究竟“藏”在哪?
频率范围:700–2700 MHz,覆盖主流 4G/LTE 全部载频
峰值增益:最高 5 dBi,在微型天线中已属高水平
效率:约 35 %–80 %,各载频段保持稳定辐射
VSWR:优于 1.8,匹配良好,发射功率不浪费
极化方式:圆极化,减少设备姿态变化带来的深度衰落
辐射方向:全向,整机放置方向不受限
最大功率:33 dBm,满足大多数物联网与网关场景
天线尺寸:75 × 5 mm,适配微型、超薄整机
这些数值背后,是对 PCB 走线形状、馈电点位置以及地参考面积的精细推敲,既保证多频谐振分布,又抑制高次谐波泄漏。
3. 为什么选择 PCB 贴片天线?
集成度高——天线与射频电路共板布局,可省去同轴线与接插件,降低 BOM。
体积压缩——贴片天线沿板边缘排布,厚度与 PCB 相同,可轻松装入 10 mm 以内的腔体。
一致性好——依托标准 PCB 工艺,尺寸与铜箔形状高度可控,批量产品间 S-parameters 几乎重合。
成本友善——无需额外注塑模或 FPC 产线,一板搞定,适合百万级出货项目。
4. 设计维度全解析
走线拓扑:折线 + 开口谐振
HX-PCB4G-755 采用折线式主臂配合 λ/4 开口谐振,让同一走线在 700 MHz 和 1.8 GHz 同时谐振,2.6 GHz 则由寄生耦合段补偿,多频共存而互不遮蔽。
圆极化优势
移动终端中的天线朝向随手持姿态而变,圆极化可兼顾水平与垂直分量,比线极化更不易出现深度衰落。
地平面要求
测试表明:当主板地平面宽度不低于 20 mm 时,整体辐射效率可稳定在 45 % 以上;若空间更紧张,可在背面追加铜皮延长段补偿电流回路。
5. 典型应用场景
智能穿戴:腔体超薄、金属框易屏蔽。贴片天线贴边走线并利用圆极化,显著降低人体遮挡衰减。
家居路由:外观需保持简洁。内置贴片天线可取代外露胶棒,整机更美观、更安全。
无线监控:室外温差大、湿热环境严苛。FR-4 基材耐温 −30 ℃–+70 ℃并可加涂防紫外涂层。
医疗探头:需通过 EMC 认证。VSWR < 1.8 意味着功率回流小,辐射杂散易于管控。
6. 与其他常见天线形态对比
PCB 贴片:体积最小、集成度最高、一致性最佳,增益略低于外置胶棒但足以满足多数 IoT 场景。
FPC 柔性天线:可弯折、布局灵活,但与整机的距离变化容易引入效率波动。
外置胶棒:增益最高,适合对通信距离极端敏感的设备;缺点是体积大、外观突出、成本与装配复杂度更高。
7. 选型与定制建议
确认主板尺寸:若板宽不足 25 mm,可定制更短的 60 mm 版本。
预留调谐区域:在馈点旁布 0–10 pF 可调电容,便于校正成品偏差。
整机整波测试:务必在整机腔体内进行 OTA 测试,确保 TRP ≥ 18 dBm。
批量前小试烧录:各批次抽测 VSWR,避免板材 DK 偏差导致谐振漂移。
8. 可靠性与合规
经 −30 ℃ / +70 ℃ 168 小时温湿度循环,铜箔无剥离;
96 小时盐雾试验后电镀层完整;
材料符合 ROHS 与 REACH,无铅且无卤;
TRP/TIS 通过 CTIA 测试,满足北美运营商入网标准。
从智能终端到工业路由,4G PCB 贴片天线以“微型化 + 全频段”重塑无线设计思路:它不再是外挂附件,而是电路板天然的延伸。抓住高增益、圆极化与 700 – 2700 MHz 覆盖这几张“王牌”,再辅以合理的地平面与调谐方案,即使在最挑剔的空间里,也能让信号强劲如初。选择 HX-PCB4G-755,不只是缩小整机,更是为连接的未来提前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