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这是一款面向车载定位与出行终端的双系统外置天线,覆盖 GPS L1(1575.42 MHz) 与 BDS B1(1561 MHz),体积紧凑,支持圆极化与全向覆盖,适合在拥挤的城市环境中持续稳定地“找星、锁星”。
一、产品概述
双系统双频段:同一只天线同时接收 GPS 与北斗两套卫星信号,提升可用卫星数与定位鲁棒性。
圆极化 + 全向辐射:圆极化有利于抑制多径干扰,全向方向图便于车辆在不同姿态下保持稳定接收。
紧凑外形:页面给出的外形尺寸为 38×36×16 mm;规格书中给出“天线尺寸 36×38 mm”“模组尺寸 35×35×6.5 mm”,可理解为外壳、天线片与模组的不同标注口径。hxg
车规场景友好:工作温度 -30 ℃~+70 ℃,满足多数车载终端在国内多气候带的环境需求。
二、关键电气性能(摘录要点)
工作频率:GPS 1575.42 MHz / BDS 1561 MHz
增益:26 dBi(带有 LNA 的有源天线整体指标)
天线效率:35%~80%
VSWR:< 1.8
轴比:≤ 4 dB
极化方式:圆极化
辐射方向:全向
馈电阻抗:50 Ω
允许功率:33 dBm
以上指标均来自官方规格书。实际整机表现与安装方式、走线、地参考面大小等因素强相关。
三、接口与结构
连接器: SMA(可定制); IPEX1。不同批次/定制方案可选不同出线与接头,选型时建议与厂商确认目标连接器与线缆长度。
尺寸口径说明:
外壳外形:38×36×16 mm(网页)
天线片/模组:36×38 mm / 35×35×6.5 mm(规格书)
采购与结构配合时请以最新规格书为准,并对接整机安装空间。
四、抗干扰与定位表现(工程视角)
带外抑制:内置 LNA 的带外抑制有助于压制 4G/5G、车载电源等对 GNSS 频段的干扰,降低失锁概率。
相位中心稳定性:稳定的相位中心有助于高精度定位算法的收敛(如 RTK/PPP 需要的观测一致性)。天线只是链路一环,若要达到“厘米级”体验,仍需高性能 GNSS 模块、差分改正与良好天空视野配合。
五、典型应用场景
车辆导航与车队管理(T-Box/OBD 终端/记录仪)
车辆追踪与共享出行设备
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的定位冗余
无人车/自驾巴士原型平台
智能穿戴/便携式设备的外置定位方案
以上场景均为官方页面示例拓展。
六、安装与调试要点(实操建议)
安装位置:尽量选择车顶或靠近车顶、无遮挡的区域,减少金属构件与车载电子设备的遮挡与干扰。
接地参考面:GNSS 天线对金属接地参考面较敏感;较大的、连续的金属底盘/车顶通常能获得更均衡的方向图。
线缆管理:缩短同轴线缆长度,避免与强辐射线束(如点火线圈、高功率 DC/DC)平行长距离走线。
防护:若用于室外,确认外壳与出线点的密封可靠性;网页未给出明确防水等级,如有户外长期暴露需求,建议与厂家确认 IP 等级或选用加固版本。
软件配合:在终端侧开启多系统联合定位,并根据场景优化采样率、滤波与抗干扰参数,以发挥天线与接收机的组合性能。
七、选型与采购提示
连接器/线缆:SMA、IPEX1 等接口均可定制,务必在下单时明确接头类型与线长。
尺寸/固定方式:按整机结构选择是否需要磁吸、贴装或螺丝固定版本(若需,请向厂家确认具体可供的结构件与配件)。
环境条件:确认工作温度范围(-30~+70 ℃)是否满足项目在冬夏极值地区的需求。
资料与打样:可索取最新规格书与样品进行实际路测再定型。官网提供了“规格书/产品手册(CV34 版)”下载入口。
八、常见问题(FAQ)
Q1:“厘米级定位精度”,是否天线本体就能达到?
A:天线负责优质信号接收,“厘米级”仍取决于接收机能力(RTK/PPP)、差分源、天线安装与天空视野等综合条件。
Q2:到底是 SMA 还是 IPEX 接头?
A:两个版本都存在。 SMA(可定制),而 CV34 版规格书列的是 IPEX1。下单前请以您需要的接头为准并与厂家确认供货版本。
Q3:外形尺寸为何有多种写法?
A:外壳、天线片/模组的尺寸;工程上以最新规格书与实物样品为准,并留出装配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