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同样叫“四臂螺旋”,为什么有厂家做成柱面形,专盯半个天空;有厂家做成平面螺旋,频带跨度能跨数倍?要想把它用对,用好,先把概念、工作机理、尺寸口径、馈电方式、性能权衡与落地细节梳理清楚。
一、先把名称说清:两类“四臂螺旋”
1)柱面四臂——常称 QHA(Quadrifilar Helix Antenna)
四条导体绕柱面螺旋上升,分成两对等长或一长一短的双臂组合,通过等幅正交馈电形成右旋/左旋圆极化(RHCP/LHCP)。它的典型指向是半球形覆盖,仰角中高处能量更均匀,常见于手持 GNSS、气象/遥感卫星接收、LEO 卫星通信等。
2)平面四臂——常称 四臂平面螺旋/对数螺旋
四条臂在同一平面绕中心按等距或等角规律展开,多用金属箔或印刷电路实现。其显著特点是超宽带与圆极化;若背后加金属腔或吸波材料,可把辐射收束到单一半球。常见于电子对抗、测向、宽带接收、宽带 GNSS 实验平台等。
两者都叫“四臂螺旋”,但几何形态、带宽、尺寸与覆盖特性差别很大,选型时别混为一谈。
二、它为什么能产生圆极化?
无论柱面还是平面,核心思路是一致的:
四路等幅、相位依次相差 90° 的电流沿四条臂传播,在空间叠加成时间与空间都“旋转”的电场,形成 RHCP 或 LHCP。
对于平面螺旋,臂上的电流属于行波型,在“活动区”(活动周长接近一个波长的环带)最有效辐射,外半径决定低端频率,内半径决定高端频率;这就是“近似频率无关”天线的来由。
对于柱面四臂,臂长、螺距与柱径共同决定电流相位进展与空间干涉图样,合理的相位与几何比例能把辐射压到上半球,获得较平坦的半球覆盖。
三、尺寸口径与带宽的抓手
1)平面四臂(以等距/对数螺旋为例)
低端频率 f_L 约由外周长 ≈ 一波长决定,可用经验式抓量级:外半径 RoutR_\text{out}Rout ≈ λL/(2π)\lambda_L / (2\pi)λL/(2π) 的同数量级(系数随臂宽、间距、背腔而变)。
高端频率 f_H 受内周长与臂宽、间隙限制:内半径 RinR_\text{in}Rin 不能太小,否则加工与损耗上升;同样按“内周长接近一波长”估数量级。
圈数与臂宽/间隙影响输入阻抗与轴比:臂宽增大有助于拓宽阻抗带宽,但会抬高电容性,需配合馈电与背腔调整。
背腔/背板:金属腔能把双向辐射改为单向,但会引入腔模驻波;加入吸波材料可压制腔共振,代价是效率。
2)柱面四臂(QHA 的工程口径)
柱径的周长与工作波长同数量级时,半球覆盖更顺滑。
臂长比例常用“长臂/短臂”的组合来塑形(例如短臂接近四分之一波长、长臂接近四分之三波长的量级配置),用于抬高中仰角、压低过高的天顶增益,使半球更均匀。
螺距与匝数决定极化纯度与带宽:螺距过小,臂间耦合变强、带宽收窄;过大,则电流难以保持期望相位进展。
匹配多采用四路等幅网络+适度的终端/匹配节,实用带宽通常可达 10–30%(优选设计可更宽,但尺寸、损耗与网络复杂度会上来)。
四、馈电网络怎么做更稳?
1)基本拓扑
四分配+两级 90° 混合器:把输入功率分成四路,保证幅度一致、相位阶梯 0°/90°/180°/270°。
平衡/不平衡转换(Balun):天线臂是对称负载,前端同轴/微带是单端馈;宽带 balun(如 Marchand、变压式宽带巴伦)能抑制共模电流,避免馈线辐射破坏方向图与轴比。
带通/带阻净化:GNSS 应用里,前端常布置微带带通或 SAW 滤波(若做有源头端),以抑制蜂窝/卫星通信等强干扰。
2)容差要求
幅度失配尽量 ≤ ±0.5 dB、相位误差尽量 ≤ ±5°,轴比才不至于劣化明显;在宽带端点适度放宽。
走线电长度四臂对称;尽量用**带状线/带状线腔(stripline)**减少网络自身的辐射与外界耦合。
3)工程小技巧
馈电网络与辐射体分层解耦:上下分层,利用地平面开窗与过孔墙控制耦合。
同轴扼流/套筒巴伦:在进线处做 λ/4 套筒或铁氧体扼流,压共模。
批量生产时预留电阻/电容微调位,用小阻容补偿幅相差异,提高收敛速度。
五、关键性能怎么读?
1)极化纯度(轴比):优选仰角 20°–90° 范围内轴比 < 3 dB;平面四臂低仰角轴比优劣,直接影响多径抑制。
2)方向图稳定性:平面四臂在加背腔后通常为单向宽波束;柱面四臂半球覆盖要看天顶 vs 30°–60° 仰角的均衡,不追求“天顶峰值”,而追求整半天空的可用性。
3)增益与效率:平面四臂裸天线常在 0~+4 dBic 附近,加背腔后可上移数 dB;QHA 常见 +2~+5 dBic 的半球中值。别只盯数字,更要看频段一致性与低仰角表现。
4)输入回波(|S11|)与幅相一致性:宽带型别把 |S11| 一刀切到 −10 dB 更关键的是四端口幅相一致;量产时抽测四端口 S 参数能提前发现网络偏差。
5)群时延/相位中心:定位或测向应用,关注群时延平坦与相位中心随频/仰角漂移;这直接关联解算稳定度。
六、与常见圆极化天线怎么权衡?
微带贴片(单频/双频):尺寸小、效率高、成本低,但带宽窄、仰角覆盖更“集中”。适合定点高增益或多单元阵列。
轴向模螺旋(单臂多匝 helical):增益高、波束窄,适合远距定向链路,不擅长近全向。
QHA 柱面四臂:半球覆盖、带宽中等、结构立体,手持/车载/极地高仰角卫星接收很常见。
平面四臂:带宽极宽、模式纯、可做测向/宽带接收;体积相对大、背腔与吸波处理增加成本与重量。
选型时看频段跨度、覆盖形状、安装空间、效率目标四要素,不必迷信某一种“万金油”。
七、面向 GNSS 的几种典型用法
1)手持/背负式接收:QHA 半球覆盖+稳定 RHCP,在林地/城市峡谷的姿态变化下更稳妥;若对多径极为敏感,可加小型地板或吸波裙边。
2)多频宽带平台:平面四臂能同时覆盖 L1/L2/L5/E5 甚至更宽,对科研或抗干扰实验友好;注意前端噪声与匹配,效率别被吸波背腔“吃掉”。
3)阵列与测向:多单元平面四臂组成阵列,靠相位中心稳定与宽带一致性实现宽频测向与抗干扰;馈电网络与同步相位的工程复杂度随之上升。
八、材料与结构:别让外观“吃掉”电性能
导体与介质:平面型优选低损耗板材(PTFE 复合、低 Dk 低 Df 板);FR‑4 频率高时损耗难以接受。柱面型常用铜带/铜管,注意焊缝连续与表面粗糙度。
背腔/支撑:金属腔内壁做消光/吸波,抑制腔模;支撑件选低介损材料(如泡沫/PEEK),减少“暗耦合”。
罩体与密封:户外使用需关注抗紫外、耐盐雾与防水;罩体介电常数与厚度会改变谐振与轴比,样机阶段把罩体也算进去。
连接与走线:同轴连接器回流焊或压接要有可靠的外壳接地;进线处做滴水弯与扼流,防共模与进水。
九、从纸面到落地:一套可操作的流程
1)定义任务书:频段/带宽、极化方向、覆盖形状(半球/单向)、效率目标、安装空间与边界(接地板/腔体/罩体)、环境等级。
2)拓扑选择:半球优先 QHA;超宽带+单向优先平面四臂+背腔。
3)初算与仿真:用经验口径给出 R_out / R_in 或柱径与臂长的初值,快速电磁仿真扫频,看轴比与方向图趋势;同时把馈电网络 S 参数在电路级闭环。
4)样机一号:先做“裸天线”与“带罩体/背腔”的对比样,查出罩体与腔模的真实影响。
5)馈电收敛:在暗室做四端口幅相校核,按需要用 RC 小量补偿;确认轴比最敏感的仰角段。
6)联调与验收:把实际安装件(支架、线束、地板)装上再测一次;GNSS 场景做 C/N0 与低仰角统计,和暗室结果互证。
7)量产一致性:锁定板材/铜厚/电镀/弯折治具/焊接规范,建立来料/在制抽检的电长度与幅相窗口。
十、常见“坑位”与规避
只看回波不看幅相:|S11| 很漂亮,轴比却很差,问题往往在四臂幅相不均。
馈线共模:未做巴伦/扼流,场测时方向图漂移、极化被破坏。
腔体共振:背腔尺寸踩到腔模,出现频间起伏与奇怪瓣;吸波与腔深调整并用。
罩体失配:成型后介质常数与厚度与样料不同,导致频移与轴比恶化。
小批量人工装配偏差:柱面四臂对对称性极敏感,臂间位置差一点,仰角 30° 的轴比先露馅。
只追“天顶最亮”:半球应用要看整天空“均匀够用”,而不是单点峰值。
十一、选型与参数核对清单
形态与覆盖:QHA 半球 / 平面四臂单向(是否带背腔与吸波)。
频段与带宽:目标频段、边界余量;多频是否需要连续覆盖。
极化与轴比:仰角 20°–90° 的轴比目标;是否需要 LHCP/RHCP 可切换。
增益与效率:给出频段内的中位增益/最低增益,不只报典型峰值。
馈电网络:四路幅相一致性指标;Balun 形式;插入损耗上限。
机械与装配:柱径/高度或外半径/内半径;罩体材料与壁厚;安装孔位与地板尺寸。
环境等级:户外密封、紫外、盐雾、振动与温度范围;同轴与密封件选型。
验收方法:暗室方向图+轴比+幅相;实装 C/N0 或链路预算验证;抽检频点与判据。
十二、应用示例与思路
手持 GNSS/巡检设备:优先 QHA,半球覆盖稳定,姿态变化不“掉星”。
车辆/船舶宽域接收:QHA 或平面四臂加背腔;若上方有结构遮挡,优先选“低仰角更饱满”的方案。
宽带测向/对抗:平面四臂阵列,靠宽带、相位中心稳定做测向;注意阵元间距与互耦管理。
科研实验平台:平面四臂可一机覆盖多段,省去换天线与加开关的麻烦。
“四臂螺旋天线”不是一个单一模型,而是一组思路相近、几何与性能侧重点不同的圆极化天线家族。先确定你的频段与带宽、需要看的天空有多大、安装空间与效率底线,再在 QHA 与平面四臂之间做取舍;随后把四路幅相、背腔/罩体与共模抑制做扎实,基本就不会偏航。若你有明确的频段与安装边界(尺寸、地板、罩体材质),我公司据此给出一版初始尺寸与馈电网络口径,便于你直接开仿真与打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