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RTK天线/高精度天线

12年卫星导航行业积累

深圳市红心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

188-2651-7057

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车载天线:隐藏在“鲨鱼鳍”里的通信枢纽

2025-07-10

一、车顶那只“小鳍”到底能做什么?

当你抬头望向新车车顶,常会看到一只线条流畅的“鲨鱼鳍”。它是装饰,还是决定信号优劣的关键部件?答案当然是后者。车载天线不仅负责传统 AM/FM 收音,还肩负 GPS/北斗导航、4G/5G 数据、Wi-Fi、蓝牙、C-V2X 车路协同,甚至卫星广播的多重任务。若把汽车比作移动终端,车载天线就是它的“多模多频收发口”,每次导航定位、刷歌听电台、车机在线升级都离不开它。

二、车载天线的五大类型与核心功能

收音天线

频段:AM 0.53–1.71 MHz / FM 87.5–108 MHz

特点:对增益要求低,但需良好全向性;常与车窗玻璃导线或鲨鱼鳍共用辐射体。

GNSS 天线

频段:L1/L5(GPS)、B1/B2(北斗)、GLONASS、Galileo 等

特点:对低仰角卫星信号也需保持高灵敏度,通常采用右旋圆极化设计。

蜂窝移动通信天线

频段:700 MHz–2.7 GHz(4G)及 sub-6 GHz(5G)

特点:带宽宽、功率大、需 MIMO;鲨鱼鳍内部常堆叠 2-4 根辐射臂。

Wi-Fi / Bluetooth 天线

频段:2.4 GHz、5 GHz、6 GHz

特点:对近场衰减敏感,多布局于 A/B 柱或车内顶棚,减少金属遮挡。



三、工程师最关心的三大设计挑战

多模集成与交叉干扰

同一外壳里要塞下多种天线,辐射体距离近,易互耦。工程师需通过隔离片、正交放置或主动调谐电路,将隔离度提升到 15 dB 以上。

车身金属带来的效应

车顶钣金是良导体,既充当地平面,也可能吸收信号。常见做法是让辐射臂“悬浮”一定高度,或利用塑胶底座调控驻波。

苛刻环境适应性

-40 ℃ 到 +85 ℃ 温度循环、IP67 防水、盐雾腐蚀、7 G 振动,每一项都可能让微焊点松脱或材料老化。选用 PPS、PC+GF 等耐候塑料,内部灌胶固化,是行业通行做法。

四、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

增益:决定接收灵敏度,一般 GPS 天线需 ≥ 2 dBi,蜂窝天线 ≥ 3 dBi。

驻波比(VSWR):衡量匹配,< 2.0 可避免功率回流烧毁射频前端。

隔离度:多端口天线间 ≥ 15 dB,才能保证 MIMO 效益。

方位图:理想为全向或近半球,避免车辆转弯时信号谷值过深。

OTA 整车测试:在暗室内测 TRP/TIS,综合评估整车金属件对天线的影响。

五、安装与布线要点

选位原则:尽量置于车顶中央,远离天窗与行李架;若受限,可用双天线分置左右补偿。

馈线管理:同轴线应避开高电压线束与发动机热源,转折半径 ≥ 30 mm 防止内导体折损。

接地优化:鲨鱼鳍底板需与车顶金属紧贴,螺丝处去漆保证导通;良好地平面可提升 1 dB 左右增益。

OTA 再验证:整车总装后再做路测,观察 RSRP、CINR、RTK 定位精度,及时微调位置。

六、多场景应用案例

电动汽车 OTA 升级:高通量 5G 天线确保 10 分钟内完成 1 GB 固件推送,缩短售后时间。

商用车队北斗定位:双星系统 L1/L5 复合天线,使高速行驶下的定位误差控制在 0.5 m 以内。

智慧公交 V2X:5.9 GHz 阵列天线让车路协同延迟低于 20 ms,为自动刹车赢得宝贵距离。

越野房车卫星广播:S-band 补盲天线让沙漠无人区依旧可听实时资讯。

七、未来趋势

毫米波天线阵列:面向 5G NR-V2X 和车载雷达,将在 24 GHz/77 GHz 部署相控阵,实现高分辨感知+高速通信二合一。

透明玻璃天线:用导电银浆印刷于挡风玻璃,减少外露器件,降低风阻。

智能调谐系统:内置 MEMS 开关或可变电容,根据行驶环境动态优化匹配,改善城市峡谷场景下的信号盲区。

车-卫-路三网协同:将 LEO 卫星终端嵌入车顶,保证跨洲际物流及极端灾害时的应急通信。

车载天线从最初的单根收音杆,演变为集导航、蜂窝、Wi-Fi、C-V2X 于一体的通信集群。它既要在钢铁车身上保持高灵敏度,又要在风雨振动中历久弥坚。工程师通过多频多模集成、巧妙去耦与智能调谐,让那只看似不起眼的“小黑鳍”成为连接车辆与世界的关键纽带。展望未来,毫米波阵列、透明玻璃天线、车-卫一体化等新技术将进一步拓宽它的能力边界,为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打下更坚实的通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