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RTK天线/高精度天线

12年卫星导航行业积累

深圳市红心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

188-2651-7057

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UM960D板卡天线:小体积也能做“厘米级”的硬核定位

2025-08-26

“设备空间被挤到只剩一角,定位还能稳住吗?”“在城市峡谷、复杂电磁环境下,怎样把轨迹和授时都抓牢?”面对这些约束与目标,UM960D板卡天线给出的答案是:把多星多频、高增益、强抗干扰与工程级可靠性,塞进一块巴掌大小的板卡形态里,既适配移动终端,也能上车、上机、上工业控制器。

一、它是什么:把“定位+授时+抗扰”集成到板上

UM960D 属于板载式GNSS/RTK天线/模块形态,直接嵌入整机主板或控制单元,减少外设与走线,缩短整机设计周期。它覆盖GPS/北斗/格洛纳斯/伽利略/QZSS/SBAS等多星座多频点,面向从车辆与无人机到便携式测量等广泛应用。其官方标注的适配频段包含:

GPS:L1C/A、L2P、L5

北斗:B1I、B2I、B3I、B1C、B2a、B2b

GLONASS:G1、G2

GALILEO:E1、E5b、E5a、E6

QZSS:L1、L2、L5

SBAS:L1C/A。

这些频点覆盖意味着终端能在更复杂的遮挡与多路径条件下保持可用卫星数量,提升定位与授时的稳定性。




二、核心卖点:小身材、强性能、够工程

1)双系统双频,厘米级定位潜力

设备强调“GPS/BDS 双系统双频段”,配合高增益天线单元、稳定相位中心与宽波束方向图,为厘米级定位(如RTK/PPP)奠定物理基础。对于在楼群、山区、树影等复杂场景工作的车机或上位机,这种射频与几何条件的“底子”尤为关键。

2)LNA带外抑制,抗干扰更稳

内置LNA具备优秀的带外抑制,对邻道与强干扰信号有更强抵御能力,能显著降低“失锁”与“假固定”的风险,适合矿区、电站、车载终端这类电磁环境嘈杂的工况。

3)轻量化结构,装得下、扛得住

体积仅约40×30×10.8 mm,重量约9 g,在无人机与穿戴设备这类对空间与质心敏感的系统中尤其友好;同时满足-55℃~+95℃的宽温运行,适应南北方乃至高原工地的昼夜温差冲击。

三、把“数值指标”看明白

工程落地离不开“看得懂、算得清”的参数。UM960D 提供的关键数值包括:

定向精度:0.2°/1 m 基线(典型用于双天线定向/航向求解的量化口径)。

时间精度:标注为 20 n/s(以官方标注为准,用于PPS授时抖动量级的参考)。

速度精度:0.03 m/s(有利于稀疏上报、事件触发与油耗/里程计算)。

供电:DC 3.6–6.0 V(典型5.0 V);工作电流约136 mA(为系统电源设计与散热留好余量)。

射频接口:SMA 直头外螺内孔,便于与常见有源天线/馈线体系兼容。

这些指标组合,既能支撑高精定位/授时,又为车规或工业电源做了“友好边界”,降低整机配电与电磁兼容成本。

四、应用落点:从“能定位”到“能交付”

车载/智驾与车队管理

城市峡谷与立交下保持较高可用卫星数,轨迹更连贯;

配合外部IMU与里程脉冲,断星短时仍能算出稳定速度与航向;

通过SMA外接车顶天线,进一步提升收星质量,满足公务车、工程车、运营车辆出勤考核与调度的刚需。

无人机/无人车与移动测量

轻、薄、小的模组更易布置,减少重心偏移;

多频点为RTK/PPP收敛创造条件,作业线更“贴地”;

抗干扰设计减少飞场、矿区高功率电台对定位的影响。

基准/授时与工业控制

多星座授时 + 速度高精度,有利于电力/通信站点同步;

宽温与小体积适配站内分布式设备。

五、把“结构与电磁”一次性做好

1)天线优先:若采用外接天线,尽量居中、水平、无遮挡;远离高功率射频与电源开关器件。

2)走线与地:射频走独立线槽,避免急弯;整机良好接地与防雷,天线座与机壳等电位连接。

3)电源与噪声:5 V 典型供电下,预留≥2×的纹波/瞬态余量;在射频侧远离DC-DC的开关谐波区。

4)固定与散热:板卡四角牢靠定位,背面留出对流通道;寒区或高温舱需评估热循环与冷凝水。

5)接口匹配:SMA与馈线阻抗严格50 Ω,天线供电/防静电与模组规格一致。

(以上为通用板载GNSS工程实践,结合UM960D的尺寸与接口特征尤为重要。指标参考见参数章节。)

六、让“算法与数据”配得上硬件

多星多频优先策略:在平台与主控算法中优先启用双频解算,提升抗电离层与多路径能力;

RTK/PPP接入:项目具备差分条件时,结合NTRIP/基站或广域PPP,缩短收敛时间;

融合导航:与IMU/轮速/转角等传感器进行松耦合或紧耦合,减少遮挡工况的轨迹断裂;

授时分发:利用PPS与NMEA/高精对时,把时间统一到平台与相邻ECU,避免“同车不同拍”;

事件上报:速度精度更高意味着可把急加速/急刹/长怠速等阈值设得更“准”,减少误报。

七、选型清单:逐条对照,避免后悔

1)频点覆盖:是否确需E6、L5、B2b等高端频点,量产成本/功耗是否可接受;

2)接口形态:SMA外接与板载天线并存时,项目到底用哪条链路为主;

3)供电边界与电流:136 mA 级别的持续功耗在电池/车载供电体系中应留出冗余与散热;

4)尺寸与安装:40×30×10.8 mm 的堆叠空间是否和主板、线束、壳体兼容;

5)环境适配:-55~+95℃宽温,实际还需结合震动、盐雾、潮热等标准做型式试验;

6)项目周期:是否可拿到参考布局、天线指南与EMC建议,缩短打样与整改次数。

八、验证与验收:数据要“跑出来”

室外四象限测试:开阔—半遮挡—重遮挡—移动场景各跑30–60分钟,记录可见星数、解算模式、轨迹偏差;

城市峡谷/高架/隧道:看Fix比例、回放连续性与速度抖动,验证多路径抵御能力;

授时抖动:以PPS对比参考时钟,观察长时间稳定度与温漂;

干扰容限:在邻频/带外注入或靠近电机/逆变器等噪声源,验证失锁与重捕获时间;

热启动与断电恢复:评估TTFF、缓存参数保持与数据完整性。

(验收维度与阈值可根据项目SLA设定,结合UM960D 的多频指标能更快达标。)

九、典型场景搭配建议

车载(政企/工程/物流):UM960D + 车顶多频有源天线 + IMU/里程脉冲,平台侧启用双频与融合解算;SMA 接口方便延伸至不同天线形态。

无人机/UGV:UM960D + 轻量化多频天线,注意质心与遮挡;航向可用双天线方案按“0.2°/1 m 基线”口径设计。

授时/边缘站点:利用PPS与NMEA分发至交换机/基站/边缘计算盒,形成统一时统。

十、常见问题与快排思路

轨迹飘/噪:多路径或天线接地面不足→优化天线位置与接地,检查馈线驻波与SMA接头接触。

易失锁:邻道强干扰→加装前端滤波与金属屏蔽,利用其LNA带外抑制优势,增加与噪源的物理隔离。

收敛慢:差分链路不稳→先保障蜂窝/电台链路质量,再看差分源与卫星几何。

速度抖动:融合参数不当→放宽IMU噪声假设或提高GNSS权重,验证0.03 m/s指示的速度能力上限。

十一、把“工程可靠”落在毫米与毫秒上

UM960D板卡天线用多星多频覆盖、LNA抗干扰、小型化结构与明确的工程参数,把“能定位、能授时、能抗扰”变成可复制的方案底座。对于空间紧、环境难、周期短的项目,它既给足了装配与供电弹性,也把精度、速度与稳定度做到了一个量产可交付的平衡点。只要在天线、供电与EMC上按工程规范落实,UM960D 能在车、机、站等多场景里,稳定输出“厘米级潜力 + 工程级可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