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GNSS 天线的“增益”并不是越大越好,要结合使用环境和应用需求来决定。下面我帮你拆开解释一下:
一、什么是天线增益?
天线增益(dBi):表示天线在某个方向的辐射能力相对于理想各向同性天线的提升。
对 GNSS 天线来说,它影响的是接收卫星信号的能力与方向性。
二、2 dBi 与 4 dBi 的区别
接收范围
2 dBi(低增益,全向性更好):信号接收覆盖范围广,尤其对低仰角卫星(接近地平线的卫星)表现更好。
4 dBi(高增益,方向性更强):主要增强天线正上方的接收效果,对低仰角卫星接收能力略有下降。
应用场景
2 dBi 更适合移动设备、便携式 GNSS、无人机等,需要保证在各种角度都能捕获到卫星。
4 dBi 更适合固定基准站、车辆测量、工程监测等,因为在开阔环境里,卫星多集中在中高仰角,增强这一部分的信号更有利。
抗干扰与多路径能力
增益越高,方向性越强,侧后方向的干扰信号会相对抑制得更好,但也可能损失部分低角度卫星。
低增益天线虽然更全向,但在复杂环境中容易收到地面反射信号(多路径效应)。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增益?
应用类型
流动测量(如无人机、手持设备):推荐 2 dBi 左右,保证多方向接收。
固定站点(RTK 基站、监测站):推荐 4 dBi 或更高,增强稳定性和精度。
环境条件
城市峡谷/林区:低增益更能接收到低仰角卫星,增加可见星数。
开阔野外/海上:高增益更能保证中高仰角卫星信号强,定位稳定。
精度需求
米级导航:2 dBi 已足够。
厘米级 RTK/监测:4 dBi 更合适,配合抗干扰设计效果更佳。
四、小结
2 dBi 天线:全向性强、覆盖范围广,适合移动场景和复杂遮挡环境。
4 dBi 天线:信号集中增强、精度更高,适合固定场景和高精度测量。
选择思路:不是“增益越高越好”,而是要看你更需要“覆盖广度”还是“接收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