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8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高精度设备选择四臂螺旋天线?
在高精度定位、卫星通信、航空航天和无人系统领域,天线形态有很多种,圆形贴片、偶极子、阵列……但在一些对带宽、增益、方向图均衡性和极化稳定性要求很高的场合,四臂螺旋天线逐渐走到前台。它体积紧凑、结构轻巧,却能在多频段保持良好的圆极化和高效的辐射特性,这也是它能在竞争激烈的天线领域脱颖而出的原因。
一、什么是四臂螺旋天线
四臂螺旋天线(Four-Arm Helical Antenna)是一种对称式螺旋结构的圆极化天线。它由四条螺旋臂沿同一轴心均匀分布构成,每条臂按照特定的螺距和角度绕制或印制。相比单臂或双臂螺旋,这种结构能提供更均匀的辐射方向图、更稳定的极化性能,并且在多频段下保持一致性。
它最大的特点是工作带宽宽、圆极化纯度高、相位中心稳定,并且具备良好的低仰角接收能力,非常适合接收来自不同方位的卫星信号。
二、为什么选择四臂螺旋天线
圆极化性能优异
卫星信号一般采用右旋圆极化(RHCP)。四臂螺旋天线的对称馈电和结构设计,能让极化纯度高,轴比低于 3 dB,即便在低仰角方向也能维持良好的圆极化特性,有助于抑制多径干扰。
多频段覆盖
四臂结构让它能够在设计上覆盖多个 GNSS 频点,例如 GPS L1/L2/L5、BDS B1/B2/B3、Galileo E1/E5 等,满足多系统联合定位和高精度应用。
方向图均衡
不论天顶方向还是低仰角,辐射特性相对均匀,不会出现明显的“盲区”,这对于移动平台、姿态不断变化的无人机、车辆或船舶来说非常重要。
结构紧凑轻量
传统螺旋天线在低频下往往较大,而四臂螺旋可通过折叠、印制等工艺缩小体积,同时保持高性能,非常适合对重量和体积敏感的平台。
三、工作原理与设计要点
四臂螺旋天线的工作原理基于螺旋天线的圆极化辐射机制,通过四个相互隔 90° 的辐射臂同步馈电,使得不同方向上的辐射场矢量相加后,在远场形成圆极化波。
关键设计要点
臂长与螺距
决定天线的工作频率范围与匹配特性。
馈电网络
常用 0°/90° 相位差馈电网络来保证四臂之间的相位正确,从而获得高纯度圆极化。
材料与介质
臂体可用铜带、PCB印制或金属丝制成;支撑结构可选用轻质塑料、陶瓷或复合材料。
匹配与滤波
在多频段应用中,往往会加入带通滤波与阻抗匹配网络,降低带外干扰并优化驻波比。
四、性能指标解析
频率范围:是否覆盖所需的单频或多频 GNSS 频点。
增益:通常天顶方向在 3~5 dBic,低仰角保持较高水平。
轴比:圆极化性能指标,越低越好。
相位中心稳定性:高精度定位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厘米级或毫米级精度的实现。
方向图均匀性:天线在各个方向的增益差异小,避免信号接收死角。
驻波比(VSWR):一般要求 ≤1.8,以减少反射损耗。
五、应用场景
高精度GNSS测量
四臂螺旋天线的多频段和圆极化特性,使其能为 RTK、PPP 等高精度解算提供稳定观测。
无人机与机载平台
轻量化设计+抗多径能力,适合飞行姿态变化大的无人机、固定翼或旋翼机。
自动驾驶与农机导航
低仰角性能好,即使在城市峡谷或农田边界等半遮挡环境中,也能稳定定位。
海事与船舶
盐雾、湿度、风浪环境下依然稳定,配合防腐材料可长期使用。
科学实验与空间应用
卫星通信、空间探测、科学测量等需要高圆极化性能的场景。
六、安装与使用建议
选择无遮挡的安装位置
天线顶部无遮挡,可见天空越多,接收性能越好。
参考地面
金属底盘能改善方向图和增益均匀性。
线缆选择
尽量短,且使用低损耗同轴线缆(如 LMR 系列),避免信号衰减。
防护与密封
户外使用需防水、防尘,接口处做好密封处理。
避雷与接地
安装在高处时,应配备同轴避雷器,并确保良好接地。
避免干扰源
与高功率无线设备保持足够距离,减少带外干扰。
四臂螺旋天线并不是为了取代所有天线形态,而是在需要高圆极化纯度、多频段支持、均匀方向图、轻量化和高环境适应性的应用中,展现了独特优势。
它可以说是精密定位和卫星通信领域的“小钢炮”:外形低调、性能扎实、用途广泛。